當初實施這項法律是為減少空氣污染,問題是台灣的機車超過一千萬輛,機車集體等紅燈排放的廢氣,怎麼減少空氣污染??還不包含汽車
台灣又地小人稠,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名,等於是在一個冒黑煙的鍋蓋中生活!!
最澈底解決空氣污染的方法應該是像新加坡減少汽機車成長,新加坡用重稅來控制,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蓋路面有軌電車,再加上單車專用道,汽機車專用道只佔路面一小部份,看汽機車那裏跑?這兩國新加坡是土地小,荷蘭的人口密度應該是全歐洲最高
結果用處罰來代替汽機車成長這個笨方法,沒有魄力減少汽機車成長,也不敢得罪汽機車商,賠上的是全民建康
我用自由時報讀者投書李永明先生6/11的部份內容:
** 首先,根據世界能源研究所(WRI)二○○九年的資料顯示,台灣年排碳量是二.七一億公噸,人均排碳量則是十一.八公噸,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二○一一年的資料,台灣年排碳量是二.五億公噸,人均排碳量則是十.九公噸。如果再以每平方公里人均排碳量來計算(以WRI為基礎),台灣是美國與歐盟的一百三十幾倍、中國的五百七十九倍、印度的六百三十五倍。
第 二,近年來台灣總能源成長率高於總經濟成長率,而歐美先進國家的總經濟成長率遠高於台灣,但是總能源成長率幾乎是零甚至是負成長。也就是台灣的經濟成長, 依靠的是高耗能、高耗電的經濟型態與產業結構,歐美先進國家的經濟成長,依靠的是附加價值高且是低耗能、低耗電的經濟型態與產業結構。台灣的產業結構一日 不調整、改變,將一直維持著高碳、高污染的環境。因此,調高油電價格、實施能源環境四法等,依然是治標不治本。( 這個我非常同意,台灣最簡單的飲食,台灣美食,仍大量使用塑膠餐具,實在浪費美食,當然台灣美食價錢也沒辦法賣太高,因為沒有附加價值,如裝潢和氣氛,和第三世界國家一樣,只要有一口飯吃就好,鐵窗還有街道上的景觀也是,生產的產品也不講究美,也不講究高品質
上次我聽一個計程車司機講大台北都會蓋了兩條捷運,騎摩托車的人照樣 騎摩托車,我想這批人為什麼要冒生命的危險?同時也大量呼吸骯髒的空氣,原來是搭捷運比較貴,最低價錢只有一段車程也要20,來回40,一星期五天兩百, 加油一星期大概一百,台灣人真是節儉!!也真是苦命!!因為我們的薪水太低,我們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業都低附加價值,並不是什麼高科技高技術,別人無法模仿 的產品,像以歐美及日本為主的服飾流行精品業台灣就很少 )
根據IEA二○○八年預測, 二○五○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碳量,由於能源科技的發展,將由目前約三百億公噸減少到一百四十億公噸左右,其中能源使用端效率(四十七%)與發電效率 (七%)是減碳的關鍵,佔五十四%,其次是再生能源(二十一%)。因此,目前政府與民間能做的,除了調整產業結構與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外,整體能源效率的提 升,將是首要任務,碳捕獲與封存的技術研發也不容忽視,而核能發電國人有安全上的疑慮,則可以往無核家園的目標邁進。(作者為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系、 綠能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)
**延伸閱讀: 看日本的大眾運輸系統做得多好!! [找富士山日本交通的便利性],如果要去富士山東京的朋友,也有很多交通.風景點的連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